皇珈财税专业从事香港及国内外公司注册、商务秘书、报税、年检申报、开立公司/个人帐户、股权转让、地址更改、国际商标等

资讯中心

News Center

联系热线

0755-28287739

公司座机:0755-28287739
公司传真:0755-28264762
邮箱:crcpahk@163.com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中心 > 行业资讯

行业资讯

直播业税务合规:从 30 亿税收风暴看行业必答题

发布时间:2025-08-07 10:49:34

当直播间的热闹还未落幕,税务稽查的通知书已悄然送至不少主播案头。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,2021 年以来,全国已查处网络主播偷逃税案件 360 余起,查补税款超 30 亿元。从顶流主播到中小达人,一波波 "翻车" 案例不仅撕开了行业税收乱象的面纱,更明确传递出一个信号:税务合规已成为直播行业无法回避的必答题。


典型案例:偷逃税套路背后的代价

税务部门公布的案例,为行业敲响了警钟。2023 年曝光的余洋案中,这位主播在 2021-2023 年间通过个人账户收款、购销环节不开发票等方式,将约 3.4 亿元未开票收入隐匿不报,仅就 390 余万元开票收入申报纳税,最终因少缴税费 805 万元,被追缴税款、滞纳金并处罚款合计 1431 万元。

无独有偶,田小龙在 2020-2022 年通过个人账户转移直播收入,少缴税费 735 万元,最终面临 1348 万元的处理处罚。而金茜茜则试图通过 "乾坤大挪移" 避税,将本属劳务报酬的直播收入虚假申报为经营所得,少缴个税 125 万元,最终被追缴并处罚款 246.87 万元。

这些案例背后,折射出直播行业常见的偷逃税套路:或通过私人账户、拆分收入、绕开平台交易等方式隐匿收入;或混淆劳务报酬与经营所得、销售收入与其他收入以转换收入性质;或通过虚开发票、夸大支出、关联交易不合理定价等手段虚增成本。


监管升级:技术与新规织密合规网

随着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,直播行业的 "灰色操作" 正逐渐失去生存空间。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打通与电商平台、支付机构的信息共享通道,精准掌握主播收入流水,打破了以往的信息不对称。

政策层面的新规更让合规要求愈发清晰。《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》实施后,直播平台需定期报送主播与 MCN 机构、品牌方的合作细节,包括佣金分成、打赏分配等,若信息失真最高可被罚 50 万元并停业整顿;境外平台为境内主播服务时,也需通过境内代理人报送涉税信息。

2025 年 7 月实施的《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定》则进一步封堵漏洞,明确仅通过网络经营的主播需在住所所在地登记个体工商户,且不得异地重复注册,让 "多地注册个体户分散收入" 的老套路彻底失效。同时,税务部门对不同收入性质的纳税义务作出明确界定:带货收入需缴增值税及对应所得税,直播表演报酬属劳务报酬需缴个税,杜绝模糊地带。


合规路径:主播如何筑牢税务防线

在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下,直播从业者需从根本上建立合规意识,走好四步棋:

精准核算,如实申报是基础。主播需建立清晰的财务台账,完整记录销售收入、劳务报酬、打赏等各类收入,按不同收入性质适用对应税率申报,妥善保存合同、发票等凭证备查。

规范成本,合法扣除是关键。成本费用需与经营直接相关且合理,采购、服务等支出务必索取合法发票,杜绝虚开发票、夸大支出等行为,关联交易需遵循独立交易原则,避免通过不合理定价转移利润。

选对主体,科学规划是技巧。根据经营规模选择个人、个体工商户、企业等不同主体 —— 个体工商户与个人独资企业缴个税,有限公司缴企业所得税,需结合业务模式综合评估税负与风险。

主动自查,动态调整是保障。定期开展税务自查,可借助专业财税机构或合规监测工具排查风险,同时密切关注政策变化,及时调整经营策略,避免因政策理解偏差导致违规。

直播行业的高速发展,离不开公平的税收环境。30 亿税收风暴既是警示,也是行业走向规范的契机。对主播而言,唯有将税务合规融入日常运营,才能在监管趋严的浪潮中稳健前行,真正实现从 "流量红利" 到 "合规长青" 的跨越


来源:深圳市皇珈财税代理有限公司